Appearance
从 2014 年,网易云音乐刚刚起步的时候,就被它的小清新吸引了,一直用到今年。 可惜一年不如一年,是时候该换一个了。
最后一根稻草
在其他音乐软件都处于臃肿、城乡结合部涉及水平、安卓客户端无脑 iOS 化的大环境下,网易云的出现简直就是出淤泥而不染。 可惜,似乎是从版权大战之后,网易云的吃香开始难看了,加入了短视频、商城等乱七八糟的东西,整个软件功能、设计也越来越臃肿。 即使如此,考虑到用了这么多年,歌单也多到难以迁移,版权问题如周杰伦的歌一首都没有也用云盘解决了。 所以还是继续使用,继续每个月购买会员以示支持。 然而最近,堕落到与阿里系应用一样,在图标上拉横幅了。因为图标问题是我从安卓切换到 iOS 的原因之一,网易云这么搞就不想再忍了。 本来就是乐库版权搞不过腾讯阿里,以软件设计取胜,现在...
其他音乐软件
国内的音乐软件现在就是 QQ 音乐和虾米音乐了,更古老的酷狗、酷我之类的就不考虑了。 以前为了下载周杰伦、华晨宇的音乐的时候下载过 QQ 音乐、虾米音乐,现在下来在试用了一下,还是一如既往的难受。
俗话说总不能因为东西不好吃,就去吃 💩 吧。
又把目光放到国外,Spotify、Apple Music、Google Play Music... 首先听个音乐还要挂代理,实在是有些蛋疼。 其次,比起国内普遍月份十几块的价格来说,每个月十几美元,实在是用不起。
想一想自己的听歌习惯,过去一年曲库也没怎么变过,有时候还喜欢单曲循环。在网易云音乐听的歌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放在云盘里的。 索性,回到以前下载音乐到本地来听的方式好了。
本地音乐软件
音乐现在主要还是用 iOS 听歌,所以,不管用什么软件听歌,想要把大量的歌放进手机里,总是逃不过 iTunes 的。现在拆分为 Music 等几个应用了。
苹果自带的音乐软件,好看是好看,简洁大方,回到纯粹的听歌体验。但是功能确实有些缺少,比如滚动歌词、歌单同步、自动获取图片等。
所以又下载了其他的软件来用用,体验较好的是 Ever Play 和 Vox。 第一眼看着是挺好看,用着也是挺好的,但稍微久一点就觉得不怎们样了,总有种粗糙、混乱、带着镣铐跳舞的感觉。 而且一个本地音乐播放软件播放本地音乐居然出现试听?试听?一次性购买接近一百块。 不得不说 iOS 用户真的是有钱人多。付费习惯令我等穷人 😅
甚至还下载了 foobar2000 来用,很多年前在 Windows 上使用的音乐播放软件,当时搞一搞皮肤还是很漂亮的。 现在居然出了 iOS 版,可惜,一如既往的丑 🤦♂️
macOS(iOS) Music
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试用和折腾,踩过一些坑,总结了一些经验过后,苹果自带的 Music 应用,用起来还是挺舒适的。
第一步当然是从网易云下载音乐了,前前后后下载了 832 首歌。 其中有两三百首是直接从云盘下载下来的,主要还是当年版权之争下架后开了 QQ 音乐会员下载转移过来的 😂。 还有 300 首使用了网易云会员下载额度的,其他的还是以前下载到本地的。
下载下来的音乐有一部分是 ncm 格式的,有一部分是 flac 格式的,都是需要处理过才能放到苹果音乐里。
ncm
ncm 格式是网易云音乐的加密格式,为了让自己的音乐文件只能使用自己的播放器播放。 不只是网易会做这种事,现在大部分音乐提供商都会做这种事。 感叹一下,当年开放自由的互联网逐渐走向孤岛化,方方面面。
有加密就有解密,有大佬早就做了好用的解密工具出来,ix64/unlock-music。 考虑到万恶的 DMCA takedown,还是 fork 了一份到本地。
有人筑墙,就有人拆墙。感谢作出奉献的这些人 🙏
flac
以前以为无损就是牛逼,收集了一部分无损的音乐和电影。但使用下来,其他以我等的木耳和硬件设备来说, 观感听感其实差异不大,甚至在盲测下很难听出区别。而缺点很明显,体积大。
装了万能的 ffmpeg 之后,一行命令就能完成批量将所有 flac 文件压缩为 320k 的 mp3 文件。 最开始是想用苹果家 m4a 格式的,但有些参数不支持就算了。
sh
for i in *flac;do of="${i/.flac/.mp3}"; ffmpeg -i "${i}" -vn -acodec mp3 -b:a 320k -f mp3 -y "${of}";done
同步
以我的经验来看,最好是关闭 Music 设置里的「当添加到库时复制文件」。 然后把所有音乐文件放到一个文件夹里,文件以 歌手名 - 歌曲名.mp3
格式命名。 可以很好的解决重复、混乱的问题。要不然 iTunes 的使用和管理可是出了名的乱七八糟,用着用着就凌乱了。
另外歌单同步的问题,应该避免同时修改手机和电脑上的歌单,iTunes 的沙雕同步逻辑并不会合并修改,而是会变成两个歌单。
然后连接数据线或直接 Wi-Fi 同步,就可以在 iOS 和 macOS 上愉快的同步了。
歌曲信息
不知道为啥,mp3 文件里的图片,有一部分 Music 无法识别显示出来。好在 Music 可以批量修改图片和其他的一些标签信息。
需要更智能的可以使用完全免费的 kid3 来批量编辑,或者使用部分免费 Tag Editor Free 来编辑。
从网易云导出歌单
用网易云音乐的歌单创建 macOS(iOS) Music(本地音乐文件,非 Apple Music) 的播放列表
- 打开网易云音乐歌单网页版,打开控制台
- 运行下面代码
- run('歌单名', '音乐文件夹绝对路径')
或者替换 MUSIC_DIR 然后直接运行 run() - 下载音乐文件到自定义目录,打开 Music 导入播放列表
音乐文件需以歌手名 - 歌曲名.mp3
格式命名
netease-music-playlist-exporter.js
成果
做完了上面这些,就可以愉快的使用 Music 应用听音乐了 😄
再也不需要忍受歌单名审查、歌名审查、下架等狗屁问题了。
后记
回归了纯粹的听音乐的体验;也回味了当年自由开放的互联网。
这样的一波操作下来,还是有些麻烦和浪费时间的。开源,目的应该让生活更美好、效率更高,而不是造就一个个巨头,给一小部分人创造巨额财富。 以后有时间可以自己做一个音乐播放器,使用 Apple Music 这样的 UI,再自己实现一个局域网、互联网正常同步的功能。 就可以不用继续这种十年前的同步体验了。没人往这个方向做,估计也是因为无法赚钱吧。 考虑到目前国内形势越来越糟糕,各种审查、自我审查让人心理都扭曲了。 做一套加密、局域网同步、数据自己掌握的工具,不赚钱,但也算是对极权和互联网寡头化、孤岛化的一点反抗。